close

timthumb (1).jpg

〈圖片由台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〉

阿祥很幸運入選台南藝術節〝新評種〞

第一場評論原文出處請點→衝突過後所引出的香味

原文如下:

             作家楊照於《想樂─第四輯》寫到:「兩種不一樣風格的演奏法,鋼琴理性嚴謹,大提琴感性抒情,合在一起,產生了無法形容的音樂,一種分裂卻又統一、遠離又逼近、敵對又互相誘引的奇特效果。」【1】兩種八竿子打不著邊的衝突風味,竟可以碰撞出絕妙又新奇口感;一場午後的《FUNK!太鼓擊興》,內容看似莊嚴,卻又多變,讓筆者沉浸在衛藤兄弟打造出的全新第三世界裡。

          比較筆者過往看的擊樂節目,此場演出樂器種類相對稀少,但衛藤兄弟卻用特殊手法讓單一樂器發出多元聲響,例如最單純的是以手取代鼓棒,就多了份彈性,或利用擊鼓產生的鼓面波動,帶動藤條發出的細碎密集聲,又或是藉由輕重緩急的按壓鼓皮來改變音高等,以上手法都平衡了重節奏的單聲律動。哥哥Steve Eto(以下簡稱Steve)的鐵桶獨秀,令筆者震撼,用赤手敲、打、拍等創造不同聲響,也善用鐵桶不同面像打出扁厚聲;弟弟Leonard Eto(以下簡稱Leonard)也一掃筆者對於和太鼓的刻板印象,不僅保留傳統打法,也融入Funk節奏,讓太鼓頓時多了新生命。倆人長年累積的默契自然不在話下,整場幾乎由看似沉穩的Leonard以和太鼓打出主線脈絡,交由頑皮的哥哥Steve以不同樂器附和變幻,如開場Leonard展現著太鼓的勁道美學時,一旁的Steve滾著鐵桶,運用與地板磨擦聲,幫Leonard伴奏,兩人個性迥異、但卻趣味和鳴。

           跳脫節奏之外,筆者更意外發現兩人對於聲音想像力是無窮盡,例如搖晃鈴聲發出類似流水,看著Leonard拿著小棒子磨鼓皮,鼓竟能發出酷似鯨魚的叫聲,充滿海洋風味的樂音,一掃戶外艷陽酷暑;兄弟倆更跳脫舞台框架,Steve隨興拿著鼓棒混入觀眾席中,敲打著音響架、地板、觀眾席台等,讓原本冰冷的鐵條跟著舞台上的Leonard齊力唱出熱血之歌;終曲搬出近代金屬鐵桶對抗傳統木製和太鼓,不僅畫面有一種新舊衝突美感,且正如筆者開場所述說,兩種新舊樂器、聲音、節奏交疊衝突,傳來耳邊竟是和諧、新奇的第三種音樂。不過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燈光設計,因顏色讓人感覺詭譎而非神祕,在類似古厝的環境中打著鬼魅的光線著實恐怖,且燈光閃爍設計卻無法配合打者的脈動,頓時有眼花撩亂的觀感,筆者認為燈光可簡易,但必須營造出適當的氛圍來襯托打者或樂曲。

        台南藝術節「城市舞台」系列,將演出舞台設定在陳德聚堂(台灣直轄市定古蹟),踏入會場筆者著實大為震驚,帶有嚴肅氛圍的宗祠,卻擺放著現代樂器,十分違和;哥哥Steve打著各式現代樂器,而Leonard專司日本傳統太鼓,傳統和現代樂器亂鬥,和時而規律、時而即興的樂曲,以及一身華服外加毫無包袱的赤腳,在在衝擊筆者腦海中的傳統體制,但節目過後、心思沉澱,慢慢地筆者隨著現場人曲事物,理出一條衝突的律動,那是一種美好地律動。

       維繫傳統脈絡一直是藝文工作者的使命,但要融入求新求變的多元社會,是何等困難之事,今日不僅是衛藤兄弟以新奇的多元打法,延續傳統的命脈,更或是台南市文化局製作優質節目引領觀眾走入古蹟,觀看它的痕跡,品嘗它的歷史風味,兩者不僅在創意上表現優異,且新舊平衡更是拿捏得宜,敵對的衝突後卻散發出誘人的香味。

 

註釋

【1】楊照,2014,《想樂─第四輯》,台北市:遠見天下文化,頁186

arrow
arrow

    陳阿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