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timthumb.jpg

〈圖片由台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〉

第五場評論原文出處請點  精湛的軟實力

文章如下:

翻閱著NSO臉書針對此場音樂會網宣,《紐約時報》給予白建宇樂評提到:「電閃雷鳴,能喚醒古老傳奇中的幽魂」【1】;幽默來說,演出當天音樂廳外雖然風和日麗,但廳內卻明顯感受到白建宇琴聲魔力,演奏泰然自若,姿勢不動如山,音樂穩重又平靜,如此詮釋著實喚醒筆者內心深處的「老靈魂」。

  白建宇的音色溫且潤,觸鍵速度緩且穩,表情好像超脫任何事物,只有音樂可以表達他的心境。白建宇對於室內樂的音響十分敏銳,因為音量的平衡對於鋼琴五重奏(鋼琴和四把弦樂器)還不算是最困難,反倒是音色的融入,畢竟鋼琴和弦樂器構造大不相同,因此對於音色拿捏需十分注意;白建宇對於重奏有十分獨到的想法,例如提琴主奏時,他的聲響不是「伴奏」,而是「襯和托」,以陪襯方式並且將主奏包覆將之托起,讓主旋律更加穩固,換成鋼琴主奏時,光芒閃耀但卻不刺眼,合著協奏者一起做音樂,讓人感受室內樂的美好。

  NSO弦樂演奏家們展現無比的活力影響著白建宇,兩方產生微妙的化學變化,尤其上下半場音色鮮明且個性不同,舒伯特作品透露出優雅,而布拉姆斯作品卻呈現熱情。上半場舒伯特《鱒魚》(編製:鋼琴、小提琴、中提琴、大提琴、低音提琴),展現層次鮮明的優雅音色,不僅是提琴與鋼琴的對話,或者中提琴和大提琴的合唱,優雅的樂聲持續歌唱著;小提琴李宜錦琴聲優美迷人,於第四樂章輕快地奏著「鱒魚」主題,反覆時更以不同的氛圍唱出主題,著實驚艷。布拉姆斯《f小調鋼琴五重奏》(編製:鋼琴、小提琴2、中提琴、大提琴),弦樂部分展現熱情極大值,如此氛圍影響著白建宇,本來上半場穩重彈法的他,下半場筆者明顯感受到彈法從優雅轉化為濃郁且熱情,第一樂章共同演奏出弱音的層次感,還有寬厚的氛圍,第四樂章序章既迷幻又迷人,更引人入勝。若可挑剔,《鱒魚》第三樂章似乎過於優雅,少了一點熱情前進感;布拉姆斯第一樂章主題反而是過於熱情,進入副段之後顯得有點不知所云,前後連貫性略顯不足,當晚稍嫌可惜之處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終場白建宇和NSO團員謝幕大約長達四至五次,聽眾也是十分熱情地,掌聲和安可聲不斷回應。但上下半場的作品份量十足,不管是氛圍或體力上其實都不適合添加任何安可曲,但最終謝幕完燈亮,聽見些許聽眾因為無安可曲大聲的嘆氣,這讓筆者回憶起香港藝評人周凡夫撰文的文章「享用完大牛排後仍要吃八寶飯─無『安可』加奏不歡的情結」,文中提到:「這種將音樂欣賞亦加以『量化』的風氣,與其說是『文化和國情不同』,無寧說是對美的追求的誤解。」【2】節目曲目設計必須講求一貫性,安可曲也是其一,如果為了因應文化國情而加演,但卻破壞連貫性,其實得不償失;而「安可聲」對於演奏者是讚賞,不必然是加演,如能多感受演奏者的演出氛圍,加演與否應不是絕對選項。

 

註釋

【1】「NSO國家交響樂團」臉書專頁,05/12訊息,網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so.taiwan/?fref=ts

【2】「MUZIK謬斯客‧古典樂刊」,60期,2011 / 12,頁14。

arrow
arrow

    陳阿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